聽覺是寶寶最先開始啟動的感官學習之旅。聽覺好壞與否關係著著寶寶未來的語言發展,

而「好的聽覺發展」,不僅可以讓寶寶有聽聲音的能力,還能聽懂聲音所代表的意義。

聽覺是人類最原始的感官知覺之一,寶寶在一出生後便有一定程度的聽覺能力,

包括對聲音有反應、會試著尋找聲源等。聽覺在胎兒時期就已發展到一定的程度,

尤其是在懷孕末期,胎兒對媽媽講話的聲音、外界的一些聲響已經非常敏感,

寶寶甚至會覺得在媽媽子宮中所聽到的聲音,具有一種安定的力量!

因此,當寶寶哭泣、不開心時,只要媽媽放一些孕期中常聽的音樂,寶寶的情緒就能逐漸緩和!

遊戲齡:4~6個月

名稱:聲音躲貓貓

步驟:
一、媽媽先以雙手將臉遮住,然後發出喵的一聲,再把雙手張開,已引起寶寶的好奇,試幾次後,

媽媽可以跑到寶寶的右側,再發出喵的聲音,讓寶寶轉頭找音源。

二、媽媽可以變換不同的聲音,如:鑰匙碰撞聲、手搖鈴以引起寶寶的聽辨聲音興趣。

三、對於寶寶的每次表現都要給予大大的回饋喔!


注意事項:

這階段的寶寶不再躺著聽東西,寶寶開始會轉頭,還會翻身,所以寶寶會轉向他喜歡聽的聲音,

放他不喜歡聽的聲音等。

這階段視覺已經成熟到可以看清楚形狀,所以,爸媽不妨在嬰兒床旁掛上鈴鐺等,讓(教)寶寶主動去

拍音樂,不過在這裡要提醒家長,為了避免寶寶聽力受損,在選擇鈴鐺時應避免選擇發出太大的聲響。

當家長給予寶寶指令時發現寶寶沒有反應時,不妨用手拍拍寶寶的肩膀,

利用其他知覺的輸入來“強化”聽覺的輸入;此外,當家長在誘導寶寶學說話的過程中,

記得對寶寶不同重複的話語,如此做的目的是希望藉由這些重複性的音律,幫助寶寶將這些音記下來。

因此,不只要讓寶寶多聽各種聲音更要記得唯有不斷重複的聽力練習,才能幫助寶寶更快的學會說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怡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