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2.11月生活照 (39)_調整大小.JPG

102.11.17 小寶Kelly開始喜歡玩自己的腳ㄚㄚ

以下是複製了一個早教工作者分享的關於現代父母早期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和多數父母的誤區:

在孩子人生最重要的頭三年,我做對了嗎?

一、不知道孩子在0-6歲時存在各種敏感期,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現當成不乖的行為斥責孩子

違背了孩子的天性,造成他的痛苦,留下心理隱患

孩子在0-6歲時存在各種各樣的敏感期,所謂敏感期是指0-6歲的成長過程中

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反復操作某一動作或反復學習某一項能力

並且學習能力特別強的時期。有依戀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腳等動作的敏感期

語言的敏感期、細微事物的敏感期、肌膚觸摸的敏感期、執拗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

數學敏感期、繪畫敏感期等等。

    出生不久持續到一歲多一點,是口腔敏感期。無論成人怎麼阻止,孩子總把手放進嘴巴

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成人千萬不要認為不乾淨而去阻止孩子,否則會留下心理隱患

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證入口的東西相對乾淨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東西讓孩子用口腔去探索

這個階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這個世界的,如果順利渡過,以後再也不會用嘴啃食物之外的東西

有些孩子進入幼稚園、小學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習慣,甚至延伸成別的不良行為

例如:愛吃零食、吐口水、罵髒話!都在一定程度與口腔敏感期沒過好有關

和口腔敏感期後期重疊的是手的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時愛用手扔東西、用手指摳小窟窿

甚至打人(其實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只是在進行手臂肌肉運動的練習)

與手的敏感期後期重疊的是腿的敏感期,有時候常常兩三個敏感期同時交叉出現

兩歲多的孩子進入物權意識的敏感期,常常說“這是我的”“那是我的”

什麼東西都不肯和別人分享,甚至媽媽也要不到他手裡的東西

親愛的爸爸媽媽千萬不要認為孩子自私,非要想辦法把他這毛病改掉不可。

其實這是在進行物權歸屬的練習,通過對物品歸屬權的確認,來認知他與物品的關係。

國外的教育專家常說兩歲孩子的哲學是“我的我的,什麼都是我的”。

我們也應該理解這個階段孩子的行為,而不是亂貼標籤。

順利渡過物權意識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現特別明顯時不要和他較真順著他即可。

這個時間差不多要三四個月(視孩子情況不同而定)。之後尋找到適當的機會,

即別的孩子與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時候,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給你玩,你高興嗎?”

當他點頭時再告訴他“你把玩具分給別人玩,他們也很高興”。

就此可以打住,別馬上強迫孩子。如此反復幾次之後,讓他嘗試把玩具分給別的孩子,

通過練習他知道玩具是屬於他的,分給別人玩之後還是會要得回來,和別人分享大家都快樂,

這樣他就慢慢願意分享了。大部分孩子在三周歲前後進入分享階段。

注意1:處在強烈的物權意識確認期的孩子,大人千萬不要去逗引孩子,

強搶孩子手中的東西,讓他哇哇大哭,然後羞他“你真小氣!”這是絕對不可以的行為!

注意2:當孩子能分享的時候,把東西分給我們吃,我們一定要接受,

不要說“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這樣就是拒絕孩子的分享,將給孩子帶來的感覺是失望,

孩子就會把分享和失望聯繫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樂,慢慢就不願意分享了。

三四歲的孩子進入秩序、完美、執拗的敏感期,成人把一塊餅掰掉一點給孩子,

孩子會哭鬧不止拒絕接受,成人千萬不要認為孩子自私,那是完美的敏感期,

我們破壞了孩子對圓的感覺其他各個敏感期各有各的表現,

比如五六歲時有一個崇拜和被崇拜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等,只有讓孩子順利自然地渡過,才會保持健康的心態。

這些內容家長可參考孫瑞雪老師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書中有詳細的論述,此書家庭必備家長必讀

102.11月生活照 (40)_調整大小.JPG 102.11月生活照 (41)_調整大小.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怡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