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心導管術只為一種診斷性的檢查術,近年來由於介入性心臟學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的快速發展,心導管術已脫離傳統的診斷性, 邁入治療性的範疇,而對經適當選擇之病人可代替外科治療,使心臟疾病的治療提昇至新的境地。
目前導管介入性治療項目已包括有
:1.
冠狀動脈疾病: 冠狀動脈擴張術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angioplasty)
2.
末稍血管疾病: 經皮穿腔血管成形術 (PTA)3.
瓣膜疾病: 經皮穿靜脈氣球導管二尖瓣成形術 (Percutaneous transvenousmitral valvuloplasty)
經皮穿靜脈氣球導管主動脈瓣成形術 (Percutaneous balloon
aortic valvuloplasty)
經皮穿靜脈氣球導管肺動脈瓣成形術 (Percutaneous trasvenous
pulmonic valvuloplasty)
4.
先天性心臟病: 心房中膈缺損 (Atial septal defect) 及開放性動脈導管(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修補等
5. 不整脈: 高頻波不整脈燒灼術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導管介入性治療與外科治療相較之優點有:
1.
只需局部麻醉,沒有全身麻醉的危險性,免受皮肉之苦及胸部無疤痕。2. 省時,診斷性導管檢查後接連施行,不需增加很多時間。
3. 不需輸血,減少因輸血造成的併發症,如愛滋病、肝炎等。
4. 縮短住院期間,術後止血後約六小時即可下床走動,出院後即可回到工 作崗位。
5. 經濟效益高,手術費用低。
因篇幅有限,以下簡介最主要的三項導管介入性治療。有關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及高頻波不整脈燒灼術
(RFCA) 部分,則有另文詳細討論。1. 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 (PTCA)
近年來國人冠狀動脈疾病罹患率節節昇高,冠心病已成為最常見之心臟病。冠心病因冠狀動脈狹窄造成心絞痛,心肌梗塞及猝死,其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冠狀動脈氣球擴張 (PTCA)、及外科血管繞道手術等。 PTCA主要是利用氣球導管,將其氣球放置於狹窄病灶處,利用氣囊膨脹,在血管壁施以機械性壓力,進而使血管管徑變大,藉以增加血流,改善心肌缺氧,心絞痛等因此得以緩解。狹窄病灶處如不適合單以氣球導管處理,則可利用雷射或硬化粥狀物切除術(atherectomy)配合使用。但因雷射術昂貴,切除術亦不在健保給付範圍,因此在國內目前利用不普遍。 PTCA兩大缺點為其急性合併症之血管阻塞 (l-2%)及術後六個月內之病灶高再狹窄率 (30-40%)。近年來發展之血管支架 (stent)可用於PTCA,急性血管阻塞救急之用 (避免急性心肌梗塞及緊急手術) 及可減少PTCA術後病灶再狹窄,因此已被普遍使用。洪瑞松在民國 70年施行了亞洲第一例PTCA以來,PTCA在國內已發展成一種常規性的導管治療術 (一年約6000多例),近年來更使用於急性心肌梗塞,其效果不亞於血栓溶解劑。
2. 經皮穿靜脈氣球導管二尖瓣成形術 (PTMV)
在過去二尖瓣膜狹窄的病患都需仰賴外科的開心手術治療,在 1982年日本
井上
(Inoue) 醫師發明了氣球導管二尖瓣成形術,經過許多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此治療術已成為對嚴重二尖瓣狹窄,既安全又有效的代替外科手術的治療方法。作PTMV手術時,為了導引氣球導管由大腿經皮膚置入左心房,需先實施心房中膈穿刺術,將金屬導線插入左心房。心房中膈穿刺術需要高度技巧,是二尖瓣成形術成敗之首要關鍵。氣球導管進入左心房後,將氣球前端稍為膨脹,並順血流導向飄進左心室後,回拉固定在二尖瓣狹窄處,使整個氣球完全膨脹,藉以擴張狹窄的二尖瓣。洪瑞松自民國 76年1 月開始施行此種治療,到目前為止在國內外已累積接近 1300例,其成功率已幾乎達百分之百。3.高頻波不整脈燒灼術 (RFCA)
某些嚴重的心臟不整脈,傳統上都採取藥物治療,在藥物治療失敗時,只有求助於開心手術。近年來,RFCA的發展,已經能夠經由心導管術,治癒許多過去需要終生服用藥物或開刀的快速不整脈,其具有高成功率及低危險性的特性,實為一有效而安全的新療法。近年來台灣在吳德朗醫師及陳適安醫師帶領下,RFCA蓬勃發展,在各大醫院接受此經等管不整脈燒灼術而得到永久性根治的患者,已達數千人以上。RFCA目前用於治療常見的上心室頻脈 (Paroxysmal superventricular tachycardia)、 如房室結迴旋脈 (AVNRT) 及WPW症候群,其效果卓越,另外心房頻脈、心房撲動及心室頻脈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