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ICD 右圖~Pacemaker
50年前,心臟節律器首度試驗性使用,以加速跳動過慢的心臟;如今,全球已經有將近400萬人使用了這項裝置。
對正常心臟而言,心房與心室每一回收縮,都會有導電的心肌細胞興奮放電(見下圖)。在緊急情況下,節律器會發出電脈衝至心臟某些部位,以加速或協調放電頻率。過去的節律器只能發出一種頻率,但大多數的新機種則可變動頻率,也就是說它們可以追蹤心肌傳導活性以及身體動作,而跟著調整心跳速率。如今,醫生還可以植入特殊的節律器,直接刺激每個心室,使得不同步收縮的心室得以協調一致;這種心室收縮不同步的情況,在因為心臟病發而導致心肌衰弱的病人身上經常可見。
現今的節律器已經縮至火柴盒大小,這有賴於電子零件及軟體的進步,也多虧刺激心臟的導線尖端具備了類固醇儲存槽。類固醇可降低植入時所引起的發炎反應,讓電極能更接近健康的心肌,因此可降低節律器所必須產生的電壓,儀器的組件也就可以做得更小。美國明尼亞波利市美敦力公司(Medtronic)負責研究節律器的傑出科學家馬可維茲就說:「類固醇的使用是關鍵所在。」通常使用6~10年後,電池就會沒電,這時整個節律器除了導線以外都要更換,因為電池與節律器為一體成型,而且在舊機型的使用期間內,節律器的技術通常會有大幅的進展。
自1980年代起,這項技術的某個衍生產品也出了名,那就是心臟整流去顫器(ICD)。該裝置大小有如小型呼叫器,可在病人的心臟發生震顫或心跳失去控制時,電擊心房或心室,使其恢復正常,以避免心跳突然停止。
ICD的費用可不便宜喔..如非符合健保幾付條件..可能是一台小MARCH開在心上喔..
ICD適應症:
(一)嚴重心室頻脈、心室顫動導致猝死可能或昏迷。
(二)反覆發作之持續性心室頻脈。
(三)高危險性心臟血管疾病或遺傳性疾病,如:曾經心肌梗塞、Long QT Syndrome、肥厚性心肌症、擴張性心肌症,且臨床合併心室快速不整脈,無法藥物有效控制者。
ICD~如遇到沒電時..它會發出如同救護車..
歐一歐一歐一滴聲音..這時病人需趕緊連絡醫院必須更換ICD電池
而ICD電池壽命則是已放電次數來記算..
如病人VT VF頻繁.則放電次數頻繁..相對的電池壽命短!
一般ICD在體內放電時..病人是有感覺的..如同電擊一樣.會不舒服..
下圖為ICD
◆後備支援 所有的心肌細胞本身都會跳動,只不過位於竇房結的細胞跳得最快,因此啟動了引起整個心臟收縮的電波,使人在靜止時的心跳速率維持在每分鐘60~100下。如果竇房結受損,心房細胞將接掌帶領跳動的任務,但是其速率每分鐘只有40~80下。如果心房也失去作用,那麼再下來的房室結最多只能引起每分鐘30~40下的心跳,勉強維持生命所需。
◆別去那些地方 根據美敦力公司的說法,身上裝了節律器的人不需要擔心由微波爐、電毯或機場金屬探測器所發出的電磁波干擾。一般商店門口的防盜拱門也沒什麼問題,只要病人不在附近停留即可。但如果太靠近某些產生強力磁場的物件,好比大型音響的喇叭以及汽油引擎,就可能出現問題。此外,不要把行動電話放在胸前的口袋,也不要接近磁共振造影機。如果出現問題,只要離開發出磁力的源頭就可解決,節律器很少會因此遭到損壞。
◆透過電話做檢查 病人可利用遙控方式來檢查節律器,方式是先在兩個手臂上套上腕套,然後手持磁性棒貼近胸前節律器位置的上方;接著,病人將電話聽筒放在與腕套及磁性棒相接的發報機墊上,然後撥電話給醫生,如此一來醫生就可以檢查節律器的功能及電池壽命。新的機種甚至可以傳送數據到醫生的電腦。
上面圖片最主要是區分Pacemaker植入心肌導線前端的不同
一般型:指的是導線會自行嵌在心室心肌壁上
用鎖型的:指的是利用特殊方式.如圖上白色v型器材.用旋轉方式使導線前面螺旋物遷入心式心肌壁上
其主要目的:是怕導線滑脫位置.
有些病人在術後不易配合..左手大幅活動而拉扯導線.
使導線移位..或病人本身心肌壁無法嵌上導線時..
就會選擇用鎖的...不過大部份病人還是使用一般型即可
留言列表